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

【書訊】新社會學的想像/Steve Fuller

如同《社會學的想像》,《新社會學的想像》同樣是本有趣的書。當然,這個書名
並非出版社的噱頭,後書確實承繼或共享前書作者C. Wright Mills的理論位置。在
序言中,Steve Fuller是這麼說的:

這本書共享了米爾斯某些偏執的政治感情、他對實證主義式方法論的廣泛認同、他對時下學界官樣文章的厭惡(在此,結構功能主義的官樣文章已被後現代主義取代),以及他相信社會科學深刻影響我們如何面對即將的未來(此刻的未來已非常不同於以前)的信念。

然而,除此立場上的銜接,精神上的相似外,在某些方面,兩者差異頗大。從易
讀性、親近性上來看最為明顯,《社會學的想像》常常是一名社會系新鮮人在起
跑點會讀的書,但讀《新社會學的想像》有較高的門檻,至少要對社會(科)學
學科史與二十世紀當代思潮有基本的認識。事實上,這確實也不是一本寫給入門
者的書,他的目標讀者更多是已在這個圈子裡的研究者。

全書從社會學自身的認同危機開始,為此富勒提出了他的診斷,病徵在於社會學
中「人類」地位的失落,人之所以為人的獨特性不再被強調,造成此結果的原因
有兩條彼此滲透的主軸。一是「後現代主義」的人觀,特別是Michel Foucault
的觀點;次為社會學中「人」的概念為「生物學」的人觀所置換。(請注意,此
處我的詮釋可能有誤,勿照單全收。)

富勒的理論光譜與我偏好的位置,有著不小的差距,他在書中批評的許多學者,
都是個人十分欣賞的人物(但不包括Richard DawkinsPeter Singer),像其
所謂的後現代主義者傅柯與Gilles Deleuze,或者 Bruno Latour,儘管與個人立
場相悖,也不全然同意上述批評,但還是有理由覺得它會是本有趣的書。

在讀完緒論,約略地瀏覽過幾個章節後,雖概略地掌握作者的意向與終局結論,
但在細部論述上仍是懵懵懂懂,時而迷亂在文句當中,為閱讀帶來了挑戰性,激
起我的好勝心與好奇心。再來,富勒本身的核心專業領域是科技社會學與科學哲
學,在我看來,全書第二部分,處理生物學與社會學兩者愛恨情仇的章節,是全
書精華且特異之點,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。

我想,全書的終極目的,在於想像一個未來的社會學願景,呼籲重新找回學科中
人類的意義(不再讓生物學越俎代庖),不放棄創造一個美好世界的使命,將曾
經捨棄的社會責任再次扛起。

20120331續記

昨天在翻Steve Fuller《新社會學的想像》,最讓我感興趣的是第二部份,談生
物學對社會學的挑戰,有個不大專業的疑問,那就是他完全不去處理Luhmann
的東西(連提都沒提過),「自我再製」的概念挪用自Maturana和Varela,一
個生物學家,一個神經生理學家,而且一般系統理論本身就有濃厚的生物學味
道,很好奇Fuller忽略他的原因(或許跟篇旨不符?)事實上,這個部份主要的
標靶是Richard Dawkins(自私的基因)和Peter Singer(Fuller稱他為帶著左派
禮物的達爾文主義者)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 
;